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编号:
wx1203849868
销售价:
¥73.04
(市场价: ¥88.00)
赠送积分:
73
数量:
   
商品介绍

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本书以新质生产力为理论核心,系统探讨了中国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测度、现状与发展路径。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出发,构建了覆盖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三大维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西部地级市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演进。全书聚焦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生态保护、高水平开放与数字经济五大核心领域,提出因地制宜推动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与政策指导价值。

王珏,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服务贸易学会特聘专家、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关系。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1部、教材4部、译著7部,参与编写的著作和教材多部。在《管理世界》、《光明日报》等权威、核心及其他各类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项及陕西省社科基金、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与测度
第一节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内涵与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三、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第二节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三、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节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一、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二、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测度

第二章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现状与特征
第一节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
一、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总体发展现状
二、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现状
三、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要素结构发展现状
第二节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时间特征
一、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时间趋势特征
二、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进特征
三、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收敛性分析
第三节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空间特征
一、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空间集聚特征
二、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差异来源
三、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空间溢出效应
四、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关联网络结构

第三章科技创新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第一节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现状
二、科技创新模式与成果
第二节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企业特征
一、西部地区企业整体发展状况
二、西部地区代表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行业特征
一、西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
二、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三、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
第四节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创新的趋势及特征
一、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创新的趋势
二、西部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问题
三、西部地区金融科技与新质生产力

第四章现代化产业体系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第一节西部地区的产业特征
一、产业结构特征
二、产业集群特征
三、产业链韧性特征
第二节西部地区的产业迁移
一、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优势
二、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现状分析
三、 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进展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现状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原则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标测度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影响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因素研究
二、变量选取
三、驱动因素分析
第五节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
二、产业承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三、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不均衡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第五章生态环境保护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之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特殊意义
一、劳动者层面
二、劳动对象层面
三、生产资料层面
第二节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与问题
一、西部地区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西部地区生态现状分指标概述
三、基于熵值法综合评价
四、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节产业转型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形成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四节优势升级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形成
一、理论机制
二、指标测算与数据来源
三、模型构建
四、能源利用效率与新质生产力形成
五、清洁能源供给与新质生产力形成

第六章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第一节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发展与演变
一、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第二节西部地区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
第三节西部地区地级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与特征事实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二、测度方法与结果
三、西部地区地级市对外开放水平测度结果及特征事实分析

专栏一中欧班列发展历程与特征事实
一、中欧班列的设立与发展历程
二、中欧班列发展趋势与特征事实
专栏二西安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成就、挑战与展望
一、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实践探索与成就
二、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面临的挑战
三、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发展展望
第四节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测度方法
二、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测度结果分析

第七章数字经济与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
第一节数字经济赋能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二、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结论
第二节人工智能赋能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互嵌
二、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高效数字化:人工智能提供的新型劳动工具
四、产业生态化:人工智能促发的新型生产体系
第三节数据要素市场化赋能西部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研究背景
二、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说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
五、结论

第八章因地制宜发展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基于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支持力度
二、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
三、推动战略型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发展
四、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二节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加快产业备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二、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坚持创新导向
四、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坚持生态环保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二、制定差别化环境治理策略
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四、定向帮扶低值锁定区域
五、发挥高值集聚区域辐射作用
第四节以开放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
二、巩固开放基础,提升开放能力
三、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要素集聚
四、畅通国内循环,深化对内开放
五、发挥开放“增长极”优势,破解发展“不平衡”困局

六、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
第五节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
二、以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三、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参考文献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83906
条码 9787513683906
编者 王珏 著 无 译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68
字数 32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