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实践模式选择研究

编号:
wx1203851785
销售价:
¥73.04
(市场价: ¥88.00)
赠送积分:
73
数量:
   
商品介绍

精品学术著作。本书是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

本书是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承包地‘三权’分置与实践模式选择研究(18BJY123)”的最终成果。本书基于已有关于”三权分置“研究的局限性,试图运用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三权分置”的发生和演进、各种主体流转土地的决策、流转方式或“三权分置”具体实现模式的选择、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等问题,拓展“三权分置”的研究。本书的研究和提出的建议可以为有关农村土地流转和“三权分置”的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有助于深化各级执行部门及各种土地经营者对“三权分置”改革的认识,帮助他们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探索和丰富“三权分置”的具体模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何国平(1968~),男,四川营山人,2005年6月于西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华盛顿大学访问,师从Yoram Barzel (约拉姆·巴泽尔)教授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现任职于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绿色农业,土地经济学,农业产业组织等;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体制改革》、PLoS ONE, Front. Environ. Sci., Economic History of DevelopingRegion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项目6项,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若干项。

目录
引言1
1 “三权分置”研究现状4
1.1“三权分置”改革背景及意义4
1.2“三权”的权利结构、关系、性质和权能5
1.2.1 集体所有权权能5
1.2.2 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和权能5
1.2.3 承包权的性质和权能6
1.2.4 土地经营权的性质及权能8
1.2.5 小结:“三权分置”的权利结构10
1.3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12
1.4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与具体模式13
1.4.1承包地退出13
1.4.2 土地经营权入股14
1.4.3 间接流转16
1.4.4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16
1.4.5 流转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7
1.5“三权分置”的风险与防范19
1.5.1 集体所有权被虚置的风险及防范19
1.5.2 违约风险及防范20
1.5.3 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风险及防范20
1.5.4 农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风险及防范20
1.5.5 强迫流转的风险及防范21
1.6 小结21
2 理论基础22
2.1 有限理性与人类行为22
2.2 交易费用经济学22
2.3 产权理论23
2.4 制度变迁理论24
3 “三权分置”的发生与演进:基于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26
3.1 引言26
3.2“三权分置”的涵义及其与承包地流转的关系26
3.3“三权分置”的发生与演进27
3.3.1 萌芽阶段(1979-1983)27
3.3.2 缓慢发展阶段(1984-2007)28
3.3.3 规范化和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3)30
3.3.4 “三权分置”正式提出与法律化(2014年以来)31
3.4 结论32
4 “三权分置”下农户流转耕地行为研究34
4.1 引言34
4.2 有限理性下农户流转耕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35
4.3 数据来源、变量设定与样本的统计特征39
4.4 农户流转耕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1
4.4.1 模型设定41
4.4.2 估计结果分析41
4.4.2.1 农户流出耕地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41
4.4.2.2 农户流入耕地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43
4.5 促进耕地流转的政策措施45
5 “三权分置”模式比较分析48
5.1 引言48
5.2 承包地互换和转让48
5.2.1 互换49
5.2.2 转让49
5.3“三权分置”的基本方式50
5.3.1 出租50
5.3.2 入股50
5.3.3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种特殊情形52
5.4“三权分置”的衍生方式53
5.4.1 间接流转土地经营权53
5.4.2 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54
5.4.3 租赁与股份合作的融合55
5.5 结论与建议56
6 规模户流入耕地方式选择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范式58
6.1 引言58
6.2 文献综述58
6.2.1 影响农村地权流转的因素58
6.2.2 农地流转方式的选择60
6.3 规模户流入耕地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62
6.4 数据来源、变量设定与样本的统计描述65
6.5 规模户流入耕地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67
6.5.1 模型设定67
6.5.2 估计结果分析67
6.5.2.1 流入面积与用途对流入方式选择的影响67
6.5.2.2 户主性别与受教育程度对流入方式选择的影响68
6.5.2.3 户主年龄与家庭劳动力数对流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68
6.5.2.4 控制变量对流入方式选择的影响69
6.5.3 稳健性检验70
6.6 结论71
6.7 政策涵义71
6.8 贡献、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72
7 资本下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方式的选择与融合——理论与案例分析73
7.1 引言73
7.2 理论分析73
7.2.1 商品契约与要素契约的选择与融合73
7.2.2 租赁与股份合作的选择与融合74
7.2.2.1 资本租赁土地75
7.2.2.2 资本与土地要素股份合作75
7.2.2.3 资本间接租赁农户土地或间接与农户股份合作75
7.2.2.4 租赁与股份合作的融合76
7.3 案例分析:海南稻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6
7.3.1 公司简介76
7.3.2 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方式的选择77
7.3.3 典型项目78
项目1 大村“稻虾共育”生态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78
项目2 儋州那大镇石屋村小龙虾共享农庄79
项目3 儋州稻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79
项目4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雅洞村稻虾共育基地80
7.3.4 经济效益评估与发展规划80
7.4 结论与展望81
8 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产权分析与案例研究83
8.1 引言83
8.2 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股份合作的交易成本特征及选择84
8.2.1 家庭承包经营的交易成本84
8.2.2 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的优缺点85
8.2.3 家庭承包经营与股份合作的选择86
8.3 案例分析: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87
8.3.1 背景与特征87
8.3.2 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营88
8.3.2.1 兰花文化产业园88
8.3.2.2 山柚产业89
8.3.3 绩效89
8.4 结论与政策涵义90
9 农户农业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92
9.1 引言92
9.2 农户农业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93
9.3 数据来源、变量设定与样本的统计描述95
9.4 实证结果分析97
9.4.1 模型设定97
9.4.2 估计结果分析97
9.4.2.1 经营与专用性投入特征对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97
9.4.2.2 农户决策者(户主)特征对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99
9.4.2.3 市场环境对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99
9.4.3 稳健性检验100
9.5 结论与政策涵义103
10 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制度与办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05
10.1 落实集体所有权105
10.1.1 完善集体所有权权能105
10.1.2 明晰行使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107
10.1.3 规范集体成员的确认107
10.1.4 发展土地等集体资产股份合作109
10.2 稳定和保护农户承包权110
10.3 帮助农户探索有效率的农业经营形式112
10.4 健全承包地退出机制与政策112
10.5 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113
10.5.1 完善土地经营权权能113
10.5.2 赋予土地经营权物权属性114
10.6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制度115
10.6.1 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市场116
10.6.2 积极支持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发展116
10.6.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116
10.6.4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争议解决制度118
10.7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119
10.8 不断探索和丰富农地流转方式120
参考文献 123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83296
条码 9787513683296
编者 何国平 著 无 译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8-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56
字数 192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