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刑民交叉案件法律实务问题研究

编号:
wx1203853886
销售价:
¥76.54
(市场价: ¥89.00)
赠送积分:
77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整体构思协调,理论实务相结合。先以理论切入阐释了刑民交叉案件的法理基础,并分析了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及改进思路;再对刑民交叉实体外延问题进行解析,通过建立刑民交叉案件底层认知逻辑来界分刑民关系,厘清界限,再分析刑民案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相互影响;并通过典型的各类刑民交叉实务案例,结合法院的审判思路,将各类判例对比分析,以法律实务评析的形式总结阐释了办理刑民交叉案件的相关应对思路。最后,以附录形式收录了司法实务中常见的刑民交叉疑难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增强了本书的实务参考价值。

凌征虎武警部队退役军人,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新型犯罪与疑难案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刑民行交叉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十二届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刑民交叉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律师协会刑辩工匠坊讲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经济法教师、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客座教授。编著《企业刑事法律顾问》(法律出版社2021年出版),合著《细说股权——股东权益的实现与维护》(法律出版社2022年出版)、《析案说法——专业化的深度》(当代中国出版社2024年出版)等书籍。刘平凡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十二届刑民交叉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刑民交叉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法援库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咨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深圳校友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主编《刑事辩护规范化:文书卷宗示范》(法律出版社2018年出版)、《建筑房地产企业刑事高频风险防控实务》(法律出版社2020年出版)、《公司刑商事法律风险防控实务》(法律出版社2020年出版),合著《民营企业合规与法律风险防控读本》(法律出版社2021年出版)等书籍。徐永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东君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市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四川眉山商会会长,深圳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参政议政与法律职业共同体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在深圳市公安局从事预审工作十六年,具有丰富的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经验。孙姣深圳大学法律(法学)硕士。现为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律师,兼任深圳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刑民交叉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专注于刑民交叉案件及复杂民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对刑民交叉案件的办理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目 录 第一章 刑民交叉案件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刑民交叉问题的历史渊源  一、夏商到明清,呈现“诸法合体、刑民不分”的特征  二、清末到现当代,逐渐呈现“公私分野、刑民分立”的特征 第二节 “刑民交叉”的内涵及定性  一、“刑民交叉”的内涵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定性 第三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交叉情形  二、刑民交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类型划分 第四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关联关系及理论演变  一、刑民关联关系产生背景  二、关于对刑民交叉案件中事实和法律关系认定的理论演变  三、刑民交叉案件对“同一事实”的认定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对“同一事实”相关问题的认定参考第二章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及反思借鉴 第一节 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处理模式历程概览  二、刑民交叉案件相关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我国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处理模式现状  一、“先刑后民”  二、“先民后刑”  三、“刑民并行”  四、三种处理路径综合选择 第三节 民法与刑法之“楚河汉界”  一、《民法典》和刑法体系的协调问题  二、社会治理不应过度依赖刑法  三、刑法与民法的冲突与选择  四、从“刑民交叉”到“刑民协同” 第四节 刑民交叉案件司法处理的反思  一、刑民交叉规范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二、对司法机关处理模式的反思 第五节 刑民交叉审理模式之域外经验考察  一、英美法系国家:平行诉讼模式  二、大陆法系国家:附带诉讼模式  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域外经验之借鉴与反思 第六节 刑民交叉案件公安机关与法院衔接处理困境及对策  一、刑民交叉案件公安机关与法院衔接法律依据及现实困境  二、刑民交叉案件公安机关与法院衔接困难的原因  三、刑民交叉案件公安机关与法院衔接难的有效对策第三章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原理及原则 第一节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  一、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内涵  二、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理论基础及司法应用  三、学术争鸣及思路统一 第二节 刑民整体协调裁判原则  一、刑民整体协调裁判思维缺失的负面影响  二、刑民整体协调裁判的机制构建 第三节 坚守刑法谦抑精神原则  一、坚守刑法谦抑精神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  二、刑法现代化更需要弘扬谦抑精神  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中应坚守刑法谦抑性 第四节 受损权益充分合理救济原则  一、确保当事人权益应得到充分合理救济  二、受损权益充分合理救济的司法应用 第五节 实质解决争议原则  一、实质解决争议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二、实质解决争议原则的司法应用 第六节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刑民交叉案件处理中应阻止权利滥用  二、避免权利滥用的实现路径第四章 刑民交叉案件中的事实认定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真实竞合与假性竞合  一、真实竞合与假性竞合的概念及区分  二、真实竞合与假性竞合的识别及处理 第二节 生效裁判的既判力、预决力及免证事实  一、既判力、预决力及免证事实的内涵  二、判决既判力与已确认事实的预决力的区分  三、民事裁判对刑事诉讼的既判力和预决力  四、刑事诉讼中事实认定对民事诉讼的影响  五、应当正确认识生效裁判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六、不可随意扩张生效裁判的既判力  七、生效裁判已认定事实的预决力非绝对免证事实  八、认定生效裁判预决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诉讼中不必提出证据证明的事实  一、免证事实的范围  二、刑事诉讼中不必提出证据证明的事实  三、民事诉讼中不必提出证据证明的事实 第四节 刑民交叉案件中刑民证据的互认  一、刑民交叉案件不同审理模式下的证据互认  二、刑民交叉案件证据互认的基本条件  三、刑民交叉案件证据互认范围  四、刑民交叉案件证据互认规则 第五节 民事合同主体构成刑事犯罪后所涉民事合同效力  一、合同效力认定存在的争议及处理路径  二、通过现有法律规范的变化来看合同效力问题第五章 刑民交叉常见问题的判断边界及处理思路 第一节 刑民交叉之刑事涉案财物  一、刑事涉案财物的法律概念及范围界定  二、刑事涉案财物之善意取得  三、涉案财物处置中案外人之权利救济 第二节 情节显著轻微的认定  一、《刑法》关于“情节”认定的相关规定  二、“情节显著轻微”的范围界定 第三节 民法与刑法的占有  一、刑法占有和民法占有之冲突及处理  二、民事侵占与侵占罪的民刑界限 第四节 私力救济与犯罪  一、私力救济的概念和范围  二、私力救济的构成要素  三、私力救济的正当性标准  四、通过案例分析私力救济与刑事犯罪界限 第五节 刑事违法性之违法一元论和多元论  一、刑事违法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理论概念和区别  二、关于违法一元论和多元论的案例分析  三、刑事违法性判断之争议及解决路径 第六节 法不禁止即自由  一、法不禁止即自由的精神内涵  二、“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司法应用第六章 典型刑民交叉案件的实体辨析 第一节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  一、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的民刑界分  二、涉合同诈骗相关刑民交叉典型案例 第二节 借款合同纠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民间借贷行为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民刑界分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涉借款民事合同效力  三、合法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分 第三节 民事违约与信用卡诈骗罪  一、民事违约与信用卡诈骗罪的民刑界分  二、信用卡诈骗罪出罪之刑民交叉典型案例  三、信用卡诈骗罪与其他罪名的界分 第四节 民间借贷纠纷与“套路贷”诈骗  一、民间借贷纠纷与“套路贷”诈骗之关联关系  二、“套路贷”刑民交叉疑难问题解决思路  三、“套路贷”诈骗之刑民交叉法律实务问题 第五节 保险合同纠纷与保险诈骗罪  一、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二、我国保险诈骗罪概况及原因分析  三、何为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标的”  四、保险合同纠纷和保险诈骗罪刑民界限问题 第六节 买卖“玩具枪”“仿真枪”的民事行为与涉枪支犯罪  一、涉枪支相关的法律规定  二、买卖“玩具枪”“仿真枪”之刑民交叉问题探析 第七节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与侵犯商业秘密罪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二、商业秘密的定性及侵权判定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之刑民交叉常见疑难问题 第八节 典当行为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一、典当相关重点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二、典当民事行为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民刑界分 第九节 维权索赔行为与敲诈勒索罪  一、维权索赔民事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定性  二、民事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民刑界分 第十节 股权转让行为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股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之区别与联系  三、关于“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之刑民定性 第十一节 民事诉讼行为与虚假诉讼罪  一、虚假诉讼罪的法治背景及司法现状  二、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及常见问题  三、虚假诉讼罪之民刑界分第七章 刑民交叉各类实务典型案例及法律分析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宋某红与肖某珊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  二、【案例2】史某杰和史某生命权、身体权等纠纷案  三、【案例3】蒲某1、蒲某2故意伤害案  四、法律实务评析 第二节 侵犯财产类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温某擎、邢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二、【案例2】兰某、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信用卡纠纷案  三、【案例3】凯喜雅公司、舜禧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四、法律实务评析 第三节 集资类案件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谢某荣、李某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  二、【案例2】董某、泰和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四节 侵犯知识产权案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潘某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  二、【案例2】熊某传、熊某梦假冒注册商标罪上诉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五节 民间借贷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产投融资公司、新伊科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二、【案例2】李某、花园春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六节 合同诈骗案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远大公司与轻工业公司进出口代理合同纠纷案  二、【案例2】甘某与刘某等保证合同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七节 破产案件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河南设计院与旭诚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  二、【案例2】大庆高新公司与华阳公司破产清算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八节 私刻公章案件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四川某星投资公司诉成都某发置业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二、【案例2】那某某、苏某某与民生证券某营业部侵权责任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九节 司法执行过程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罗某玲、王某光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案  二、【案例2】李某会与某投资公司、某担保公司、轩某婷执行复议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十节 市场交易中的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吉林集安农商行、龙里国丰村镇行票据追索权纠纷案  二、【案例2】安邦公司、中江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 第十一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刑民交叉案例分析  一、【案例1】陶某路与天翼公司、建行南京岔路口支行第三人撤销之诉案  二、【案例2】张某云与朱某民、田某芳第三人撤销之诉案  三、法律实务评析附录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实务问答  0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支持间接损失、利息损失吗?  02 对于利用经济合同等方式实施的侵财犯罪,能否将违约金等合同项下的可期待利益纳入民事诉讼范围?  03 对于犯罪行为人将赃款赃物用于还债、转让的,能否继续予以追缴?  04 民事判决已经判处被告人赔偿损失,但尚未执行或存在执行不能的情况,刑事案件中是否仍需判处被告人退赔?  0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主体范围有哪些?  06 刑事案件中案外人、被害人的执行异议如何救济?  07 同一责任主体需承担不同类型责任时,如何确定财产执行顺位?  08 民事判决生效后,之后作出的刑事判决与民事判决发生冲突,且民事判决出现明显错误时,应如何处理?  09 民事判决生效后,能否执行被刑事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  1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逃匿或死亡的,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如何处理?  11 法院一审判决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是否有权将扣押、冻结的财产先行发还给受害人?  12 刑事涉财产部分执行能否以“追赃”为由,否定民事抵押权之财产优先受偿?  13 银行卡被公安机关冻结,如何解除?  14 不法原因给付的财物能否起诉返还?  15 中间人将代为他人行贿的财物据为己有是否构成侵占罪?  16 从行政或司法机关处盗窃自己被合法扣押的财产,是否构成盗窃罪?  17 不动产能否成为盗窃、诈骗、抢劫的犯罪对象?  18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民法中的正当防卫有何区别?  19 公安机关对刑事控告不受理或认为应当立案而不立案,该如何救济?  20 如何应对不公正的刑事指控?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 9787524403647
条码 9787524403647
编者 深圳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法律专业委员会组编凌征虎 刘平凡主编徐永申 孙姣副主编 著
译者
出版年月 2025-08-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351
字数 37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