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寒地办公室建筑光舒适智慧评价与优化设计

编号:
wx1203844148
销售价:
¥66.30
(市场价: ¥78.00)
赠送积分:
66
数量:
   
商品介绍

作者长期致力于建筑光环境研究领域,通过对建筑参数化设计理论的溯源寻本,对建筑参数化设计技术和工具进行整合创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建筑光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并以建筑师视角展开了广泛的工程实践探索,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扎实基础。
本书以寒地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光舒适为切入点探讨办公建筑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从寒地办公建筑光舒适智慧评价、寒地现代办公建筑典型模型、天然光智慧评价技术、基于光舒适的寒地办公建筑优化设计方法等阐释了所建构的智慧评价体系及优化设计模型,最后结合寒地办公建筑案例实测,展示了优化设计在实践创作中的应用。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课程的阅读材料。同时也适宜于建筑设计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办公建筑采光设计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寒地办公建筑采光设计研究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办公建筑采光设计国内外研究方向
1.3.1 办公建筑能耗实测数据研究方向
1.3.2 室内光环境性能模拟研究方向
1.3.3 建筑低能耗设计(涵盖光舒适设计)方法
1.3.4 研究方向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寒地办公建筑光舒适智慧评价
2.1 办公建筑运行整体能耗构成
2.2 寒地天然光舒适评价指标筛选
2.2.1 室内光环境性能
2.2.2 室内光热耦合环境性能
2.3 寒地办公建筑低能耗设计变量
2.3.1 建筑外环境设计变量
2.3.2 建筑设计变量
2.3.3 透明围护结构设计变量
2.3.4 自然采光辅助系统设计变量
2.4 寒地天然光舒适评价指标集构建
2.4.1 实测及问卷调查
2.4.2 数据处理
2.4.3 天然光舒适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第3章 寒地现代办公建筑典型模型
3.1 现代办公建筑空间模式
3.1.1 影响因素解析
3.1.2 办公组织模式分类
3.1.3 办公空间模式分类
3.2 现代办公建筑基本模式
3.2.1 平面空间模式
3.2.2 剖面空间模式
3.2.3 空间组织模式
3.3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空间现状调查
3.3.1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调查
3.3.2 空间设计参数采集与分析
3.4 寒地现代办公建筑典型模型
3.4.1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低能耗设计空间典型模型构建
3.4.2 模型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4.3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典型模型系统特征
第4章 天然光智慧评价技术
4.1 办公建筑自然采光概况
4.1.1 办公建筑自然采光
4.1.2 办公建筑室内光环境国家标准
4.2 基于HDR-I的光环境实测技术
4.2.1 测点布置及多曝光时间LDR图像拍摄
4.2.2 实测与软件模拟数据比较
4.2.3 T检验及其结果
4.3 基于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光舒适调查技术
4.3.1 办公空间光环境舒适情况调查
4.3.2 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参数测量采集
4.4 基于软件模拟的光舒适仿真技术
4.4.1 模拟软件及其应用
4.4.2 模拟参数设定
4.4.3 基于光环境性能的办公建筑照明能耗预测模型
4.5 多方法结合的天然光舒适动态评价技术
4.5.1 基于HDR-I技术的光环境实测
4.5.2 基于地域性光气候的光环境模拟
第5章 基于光舒适的寒地办公建筑优化设计方法
5.1 设计工具
5.1.1 参数化建模工具
5.1.2 建筑采光参数化模拟工具
5.1.3 多目标优化工具
5.2 设计流程
5.3 光舒适动态预测
5.3.1 敏感性分析法确定需优化的设计参数
5.3.2 针对外窗可见光综合透过比的设计策略
5.3.3 针对层高进深比的设计策略
5.3.4 针对窗墙比的设计策略
5.3.5 针对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策略
5.4 光舒适设计策略
5.4.1 自然采光辅助系统
5.4.2 模拟参数设定
5.4.3 基于光热耦合性能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低能耗设计策略
5.4.4 光热耦合下遮阳设施的节能贡献
5.4.5 遮阳设施的性能综合评价
第6章 寒地办公建筑案例实测
6.1 项目基本情况及能耗估算
6.1.1 基本情况
6.1.2 能耗估算
6.2 优化设计
6.2.1 平面功能布局
6.2.2 窗墙比
6.2.3 不透明围护结构材料
6.2.4 外窗材料
6.2.5 自然采光辅助系统设计及优化
6.3 整体能耗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刘蕾,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国际建筑性能化仿真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建筑计算性设计、建筑光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讲授“建筑物理(光)”“建筑与城市设计1”“数字化建筑专题”“建筑设计-1、2”“建筑设计初步”“智慧建筑设计与建造”“毕业设计”等建筑学专业课程。

孙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龙江科技英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国家级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76718430
条码 9787576718430
编者 刘蕾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9-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189
字数 304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