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此为第36辑,主题为“比较与融通”,分为“跨文化比较”、“自主知识体系”、“诗书礼乐”等八个部分,包括李友广《老子治论的历史渊源、价值意义及黄老道家之修正》、黄建伟《陈白沙的诗化哲学》、朱华华《雅斯贝尔斯哲学在中国的译介、接受与学术发展》等文章。
本书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全书分为“中国哲学”、“庄子研究”、“船山研究”、“西方哲学”、“文艺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论题包括但不限于:从四因说的角度看当代新儒家的发展与局限,《周易》中的生生与无为思想的再考察,《中庸》中的“诚体”与成性问题,《庄子》中的“和”与精神世界、“德”与个体原理、无“己”与有“我”,由王阳明看从“贵体贱用”到“相与为体”的体用论范式转换、“道”的理化与知行观的变迁,等等。此为第三十六辑。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善的历程》《王学通论》《成己与成物》等。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76063196 |
条码 | 9787576063196 |
编者 | 杨国荣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76 |
字数 | 38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