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图像的肉身 在绘画与电影之间

编号:
wx1203691867
销售价:
¥39.84
(市场价: ¥48.00)
赠送积分:
40
数量:
   
商品介绍

*本书从“可见性”的角度对肉身的解读,不仅是对概念本身的梳理与明析,更是对梅洛-庞蒂感性哲学的进一步深化,尤其通过对新的观看方式的描述、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特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
*已推出中文、日语、英语、法语多语种版本,国际影响力广泛;原中译版本豆瓣评分较高,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
*本书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的反省非常独特,深刻又轻盈。
*书中的思考邀请我们踏上一条非常规哲学(a-philosophie)的道路,在生活的体验与反思中寻找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共存”。
*为了在增订版中进一步探索梅洛-庞蒂哲学与电影研究领域的联系,卡波内教授在这本增订版中新加入了一个章节——目前为止在本书所有语言版本中都没有出现过,它涉及梅洛-庞蒂 1953 年在法兰西学院开设的第一门课程。
*本书紧密贴合图像时代的生活场景,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自身与图像的关系,兼具思想深度与现实指导意义,受众群体广泛。

近年来,随着视觉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视觉呈现方式层出不穷,不断刷新我们的视觉体验,使图像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基于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提出了“图像学转向”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本书从梅洛-庞蒂的哲学视角出发,尤其聚焦于其“肉身”概念,深入探讨图像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当下的观看模式: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知觉与想象空间,我们“依据或借助”图像去理解世界。这一思考不仅促使我们反思传统哲学对可逆性的忽视及对图像的贬低,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图像的在场问题。
本书是全新增订版,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聚焦梅洛-庞蒂 1953 年法兰西学院首门课程 “感性世界与表达世界”,探讨《知觉现象学》中悬而未决的核心理论 —— 两个 “世界” 的关系,为探索其哲学与电影研究的联系打开新窗口。书中,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以诗意洞见阐释当代图像与人的关联,引导读者步入非常规哲学路径,探索人与世界、他人 “亲密的共存”,这既是哲学使命,也是其哲学馈赠的挑战与财富。
这本书不仅对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启发性,而且对身处媒介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启迪意义,受众广泛。

莫罗·卡波内(Mauro Carbone),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杰出教授(法国最高等级教授)、法兰西大学研究院荣誉院士、梅洛-庞蒂研究专刊Chiasmi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主编。
主要著作有Proust et les idées sensibles(《普鲁斯特与感性理念》)、《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屏幕-哲学:从电影到数字革命》等;另有多篇文章翻译成中文。他的《史无前例的变形》曾获“Viaggio a Siracusa”(“锡拉库扎之旅”)意大利最佳哲学论文奖。
多年来,卡波内教授受邀在美国、墨西哥、日本、意大利与中国多地(包括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大学等)进行访问讲学,有很高的国内和国际知度。担任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与ARA大区政府合作项目Vivre Par(mi)les écrans(生活在屏幕之间)的负责人,对屏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
曲晓蕊,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教师、翻译、原生艺术研究者。译有《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戈达尔访谈录》《视角的分享》《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感性的抵抗:梅洛-庞蒂对透明性的批判》等多部作品。

译序

再版前言

导言 肉身概念及当代视觉思考

第一章 肉身:一段误解的始末

梅洛-庞蒂:自然(LaNature)作为肉身

胡塞尔,大地(LaTerre)与肉身

弗兰克、南希、德里达:身体与肉身

亨利,肉身与黏土

南希,肉身与石头

梅洛-庞蒂,弗洛伊德主义与肉身

肉身,石头与政治

世界化,“视觉领域”以及肉身的语义

第二章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野蛮:梅洛-庞蒂看高更/高更看梅洛-庞蒂

怎样的肉身?德里达对梅洛-庞蒂的反对

野蛮存在

高更与“基督教身体的解构”

……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 9787507857597
条码 9787507857597
编者 (法)莫罗·卡波内 著 曲晓蕊 译
译者 曲晓蕊
出版年月 2025-07-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16
字数 25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