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刑法中的酌定情节研究

编号:
wx1203651568
销售价:
¥41.28
(市场价: ¥48.00)
赠送积分:
41
数量:
   
商品介绍

酌定情节作为刑法中情节的一种,承载着协调成文刑法的局限性和法理情感的柔韧性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是连接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桥梁,是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征表,对定罪、量刑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本书在厘清酌定情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酌定情节的历史渊源和价值,剖析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分类介绍了常见酌定情节的表现形式及理论依据,详细分析了其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并就酌定情节的发展完善提出意见建议。

目录第一章?酌定情节之基本界定 001第一节?酌定情节概念的传统观点评析 001一、酌定情节概念的传统认识 001二、酌定情节概念传统认识的缺陷 003第二节?酌定情节概念的重新界定 011一、正确界定酌定情节概念的方法 011二、正确界定酌定情节概念的前提:酌定情节的本质 014三、酌定情节概念的本书界定 024四、酌定情节的基本特征 024第三节?酌定情节相关概念辨析 027一、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 027二、酌定情节与犯罪构成要件 035第二章?酌定情节的历史赓续 044一、中国古代法律中的酌定情节 045二、中国近代法律中的酌定情节 056三、中国当代法律中的酌定情节 060第三章?酌定情节的价值 061一、酌定情节的内在价值 061二、酌定情节的外在价值 071第四章?酌定情节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078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理性解读 078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 083三、酌定情节与明确性要求的一致性 088第五章?酌定情节的分类 099第一节?根据体现社会危害性角度的分类 100一、体现行为客观危害程度的酌定情节 100二、体现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酌定情节 108三、体现行为人人格缺陷程度的酌定情节 113四、三类酌定情节的相对性 116第二节?根据形成时间顺序的分类 118一、罪中酌定情节 118二、罪前酌定情节和罪后酌定情节 121三、三类酌定情节之间的关系 125第六章?酌定情节在定罪中的作用 129第一节?酌定情节影响定罪的作用路径: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 129一、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含义界定 130二、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规范依据 135三、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理性归纳 139四、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科学总结 144第二节?酌定情节在犯罪构成符合性判断中的作用 154一、犯罪构成弹性要件的概念 154二、判断弹性要件符合性的酌定情节范围 156三、酌定情节在判断弹性要件符合性中的作用示例 158第三节?酌定情节在情节非显著轻微判断中的作用 163一、情节非显著轻微的说明 163二、分则罪名概括性情节要求的说明 175三、判断情节非显著轻微的酌定情节范围 177第七章?酌定情节在量刑中的作用 184第一节?酌定情节影响量刑的作用场域:量刑的内涵和外延 184一、量刑的内涵 185二、量刑的外延 190第二节?影响量刑的酌定情节范围 193一、罪前、罪中和罪后酌定情节都影响量刑 193二、定罪中适用过的酌定情节同样影响量刑 196第三节?酌定情节在量刑中的地位和作用 204一、酌定情节在量刑中的地位 204二、酌定情节在量刑中的作用 208第八章?酌定情节的发展完善 228第一节?酌定情节存在的问题 228一、酌定情节的立法欠缺 228二、酌定情节的司法问题 230第二节?酌定情节的完善建议 238一、酌定情节法定化 238二、酌定情节司法规范化 241结?论 254后?记 258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 9787524401780
条码 9787524401780
编者 胡成胜著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6-01 00:00:00.0
开本 A5
装帧 平装
页数 260
字数 167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