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文献与考据讲义

编号:
wx1203612538
销售价:
¥50.23
(市场价: ¥59.80)
赠送积分:
50
数量:
   
商品介绍

治文史要懂得文献学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处理文献、如何用文献。与文献紧密相关的是考据,即考镜源流,弄清事实真相。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精选典型案例,说明文献与考据的价值和作用;聚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经典目录学著作,贯通文献学、思想史、文学史、学术史研究,构建从微观考据到宏观阐释的知识体系;既注重传统文献学方法的传承,也回应现代学术发展的多元需求;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第一讲 文献与考据的学术传统…………………………………………… 1
  一、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二、作为思想和方法的文献与考据 …………………………………… 4
第二讲 文献与考据的价值和作用 ……………………………………… 13
  一、“孤烟”与唐代军事制度 ………………………………………… 13
  二、白居易以青衫自伤 ……………………………………………… 15
  三、孟郊“春风得意”与唐代科举风气 ……………………………… 17
  四、督邮职掌与陶渊明辞归 ………………………………………… 20
  五、项羽为什么不过江东 …………………………………………… 23
  六、到底是“樯橹”还是“强虏” ……………………………………… 25
  七、白居易思想分水岭的认识误区 ………………………………… 30
  八、王安石改字与网络知识碎片化 ………………………………… 31
第三讲 总论文献与文献学 ……………………………………………… 34
  一、古代文献基本形态 ……………………………………………… 34
  二、目录之学 ………………………………………………………… 38
  三、版本之学 ………………………………………………………… 41
  四、校勘之学 ………………………………………………………… 44
第四讲 《汉书·艺文志》编纂体例及学术史价值 ……………………… 49
  一、《汉书·艺文志》编纂体例 ……………………………………… 50
  二、《汉书·艺文志》学术史价值 …………………………………… 58
第五讲 《汉书·艺文志》思想史及文学史价值 ………………………… 77
  一、诸子略与思想史 ………………………………………………… 77
  二、诗赋略与文学史 ………………………………………………… 93
第六讲 《隋书·经籍志》与唐前书籍史………………………………… 100
  一、《隋书·经籍志》成书过程 ……………………………………… 100
  二、从《隋书·经籍志》总序看唐前书籍史 ………………………… 102
第七讲 《隋书·经籍志》经学史价值…………………………………… 120
  一、《易》类 …………………………………………………………… 120
  二、《书》类 …………………………………………………………… 123
  三、《诗》类 …………………………………………………………… 126
  四、《礼》类 …………………………………………………………… 128
  五、《乐》类 …………………………………………………………… 131
  六、《春秋》类 ………………………………………………………… 132
  七、《孝经》类 ………………………………………………………… 136
  八、《论语》类 ………………………………………………………… 138
  九、谶纬类 …………………………………………………………… 140
  十、小学类 …………………………………………………………… 142
第八讲 《隋书·经籍志》史学价值……………………………………… 146
  一、正史类 …………………………………………………………… 146
  二、古史类 …………………………………………………………… 156
  三、杂史类 …………………………………………………………… 158
  四、霸史类 …………………………………………………………… 159
  五、起居注类 ………………………………………………………… 160
  六、旧事类 …………………………………………………………… 162
  七、职官类 …………………………………………………………… 163
  八、仪注类 …………………………………………………………… 165
  九、刑法类 …………………………………………………………… 167
  十、杂传类 …………………………………………………………… 168
  十一、地理类 ………………………………………………………… 168
  十二、谱系类 ………………………………………………………… 170
  十三、簿录类 ………………………………………………………… 171
第九讲 《隋书·经籍志》文学史价值…………………………………… 175
  一、杂传源流及其与小说的关系 …………………………………… 175
  二、《楚辞》类的文学史价值 ………………………………………… 181
  三、别集的兴起和大规模编纂 ……………………………………… 186
  四、总集著录体例及其价值 ………………………………………… 199
第十讲 两《唐书》经籍艺文志与唐人别集……………………………… 203
  一、《旧唐书·经籍志》总序 ………………………………………… 204
  二、《新唐书·艺文志》总序 ………………………………………… 212
  三、《新唐书·艺文志》集部著录体例的新变化 …………………… 216
第十一讲 《四库全书总目》及其检索利用……………………………… 222
  一、《四库全书》纂修过程 …………………………………………… 223
  二、《四库全书总目》编撰 …………………………………………… 228
  三、《四库全书总目》利用 …………………………………………… 229
第十二讲 数字文献与现代学术转向…………………………………… 238
  一、古籍数字化考察的书籍史视野 ………………………………… 239
  二、古籍数字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节点 ……………………………… 240
  三、古籍数字化与知识新发现 ……………………………………… 244
  四、从传统文献学到数字文献学 …………………………………… 245
  五、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新变化 …………………………………… 248
后记………………………………………………………………………… 255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72023101
条码 9787572023101
编者 吴夏平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5-04-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